发布日期:2025-07-11 11:24:26 作者:钧创文化
教师晋级一级教师(对应中小学职称体系中的“一级教师”,属于中级职称),需满足教育部门规定的专业、学历、资历、业绩等多方面条件。以下是全国通用性要求,具体细节因各省市政策存在差异,建议结合当地最新文件确认:
一、基本条件
1. 师德与考核
严格遵守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,无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,无违纪违法记录。
近五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均需为合格及以上等次。部分省份(如山东、河南)额外要求,近 5 年内至少有 1 次考核结果为“优秀”,或获得过校级及以上的师德标兵、优秀教师等表彰。
2. 教师资格与学历
必须持有与任教学段相匹配的教师资格证(如初中教师需初中教师资格证,高中教师需高中教师资格证)。
学历要求(以多数省份为例):
中小学教师:需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;部分地区(如偏远农村、乡镇学校)对农村教师放宽至专科,但需提供当地教育局的相关证明。
幼儿园教师:需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,且所学专业需与学前教育相关(部分省份明确要求)。
3. 任职年限
通常需在取得二级教师职称后,累计从事教学工作满 4 年及以上。
研究生学历(硕士及以上)的教师,部分省份(如北京、上海)可缩短任职年限至 2 年,但需提供学历认证报告及学校的岗位证明。
二、教育教学能力与业绩
1. 教学工作量
需完成学校规定的年度教学任务,平均周课时量达标:小学教师每周 12-16 节,中学教师每周 10-14 节(含早读、晚自习辅导等)。
担任班主任、教研组长、年级组长等职务的教师,可按当地政策将管理工作折算为部分课时(如班主任工作每周可折算 2-3 课时)。
2. 教学业绩
教学效果显著,所教班级的成绩在同年级同类班级中处于中上游水平,或在期末、期中统考中排名进步明显(需提供学校教务处出具的成绩证明或考核结果)。
需提交近 3-5 年的完整教案、听课记录(每年不少于 20 节)、学生评教结果(满意度不低于 80%)等材料,部分地区还要求提供课堂教学视频片段(15-20 分钟)。
3. 教研成果(至少满足 1-2 项)
在县级及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比赛(如优质课、说课、微课大赛)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;或承担过县级及以上公开课、示范课(需提供教案、评课记录及教育局的证明)。
参与校级及以上的教育科研课题(如市级规划课题、校级重点课题)并已结题,需提供课题立项书、结题报告及参与证明;或在具有 CN、ISSN 刊号的教育类期刊上发表 1 篇及以上本学科教学研究论文(部分省份要求为第一作者)。
独立开发校本课程(如学校特色选修课)或教学资源(如课件、习题集),并被学校或县级教育部门推广使用(需提供课程大纲、推广证明)。
三、继续教育与专业发展
1. 继续教育学时
近 5 年内需累计完成 360 学时的继续教育,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 120 学时(如法律法规、信息技术应用),专业科目不少于 240 学时(如学科教学前沿、师德教育)。
部分省份(如广东、浙江)要求额外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(如 “人工智能 + 教育” 专项课程),并取得合格证书。
2. 专业培训
需参加过县级及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或研修活动,例如 “国培计划”“省培计划” 中的骨干教师培训、学科专题研修等,累计培训时长不少于 90 学时(需提供培训结业证书)。
四、破格条件(可选)
对于业绩特别突出的教师,可破格申报一级教师,放宽学历或任职年限要求(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),例如:
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(如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、省级优质课一等奖)。
被评为省级及以上骨干教师、学科带头人,或担任过省级及以上教育类学会的理事。
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做出突出贡献(如首创的教学方法被全省推广),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。
注意事项
1. 材料准备
需提交的材料包括:职称评审表、身份证、学历证书、教师资格证、二级教师职称证书、年度考核表、获奖证明、教学成果材料(教案、论文、课题结题报告等),部分地区(如江苏、湖北)还要求进行现场述职答辩,内容需涵盖教育教学业绩、教研成果等。
2. 申报流程
个人向学校提交申报材料→学校初审(审核材料真实性、完整性)→提交至县级或市级教育部门职称评审委员会→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→评审通过后公示(通常公示期为 7 天)→公示无异议后发放一级教师职称证书。
3. 地区差异
一线城市(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)对教研成果要求更高,例如需发表 2 篇及以上核心期刊论文,或主持过市级课题。
偏远地区(如新疆、青海、西藏)及农村学校教师,在学历、课时量、论文要求上可能适当放宽,具体可咨询当地教育局人事科或学校教务处。
建议教师在申报前,务必查阅当地最新的《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》,或直接联系所在学校的人事部门,确保符合所有条件后再提交材料,避免因细节遗漏影响评审。
上一篇:如何提高硕士论文二审通过率
下一篇:返回列表